「每日靈修」
但基督已經從死裏復活……(林前15:20)
基督教整個的體系在於「基督已經從死裏復活」這一事實,因為,「若基督沒有復活,我們所傳的便是枉然,你們所信的也是枉然。」由基督的神性就可證明他的復活,因為他「按聖善的靈說,因從死裏復活,以大能顯明是神的兒子」。若他不復活那末就沒有理由不叫人疑惑到他的神性。基督的權能更在於他的復活,「因此基督死了,又活了,為要作死人並活人的主。」我們的稱義——這是主約中最好的福份——也與基督勝過死和墳墓有關,因為,「耶穌被交給人,是為我們的過犯;復活,是為叫我們稱義。」不但如此,我們的重生更與基督的復活有關,因為,「藉耶穌基督從死裏復活,重生了我們,叫我們有活潑的盼望。」而我們末了的復活也在於此,因為,「叫耶穌從死裏復活者的靈,若住在你們心裏,那叫基督耶穌從死裏復活的,也必藉著住在你們心裏的聖靈,使你們必死的身體又活過來。」若基督不復活,我們就不能復活;但若他復活了,那在基督裏睡了的人也不會滅亡的,只要他們在身體活著的時候能仰望他們的神就必復活。因此,復活像一條銀線一樣把信徒所得的一切福份貫串起來,從他的重生一直到進入永遠的榮耀,都被這線連結起來了。他被高舉的這一榮耀事實是多麽重要呀!信徒因「基督已經從死裏復活」的千真萬確的事實所得的快樂也是不可言喻的。
「應許已應驗,救工已成全,神使子復活,恩義兩顧全。」
——司步真《清晨甘露》
「每日讀經」撒母耳記上10-11章
「立王究竟可不可以?」
(文 | Boaz Yang)
《撒母耳記上》所記載掃羅被選中,並且膏立的過程,其中充滿了一些複雜且值得玩味的過程。一方面,上帝並不喜悅以色列人立王,撒母耳也知道上帝不喜悅以色列人立王;但是另一方面,出於愛和憐憫,上帝仍然滿足以色列人的要求,為他們立了一個王。然而在立王的過程中,上帝有意讓掃羅被選中並膏立,以至於在今天的經文中,當撒母耳對眾民說:“你們看耶和華所揀選的人,眾民中有可比他的嗎?”的時候,眾民就大聲歡呼說:“願王萬歲!”(撒上10章24節)
現在我們需要問一個問題,就是膏立掃羅為王真的是上帝的心意嗎?真的是上帝所願意的嗎?上帝是不是故意立一個不好的君王,來讓以色列人後悔呢?這是十分值得思考的。因為如果上帝明知掃羅不靠譜,卻又看似主動選中掃羅,並且為他成為君王而“背書”的話,那麼這是否意味著上帝在主動允許惡來掌權?如果不是的話,這又如何解釋呢?
一方面,熟悉聖經的基督徒都知道掃羅在成為以色列王之後很快就墮落了。然而另一方面,我們也為掃羅在一開始所受到上帝的恩待而感到驚訝,因此讓我們從頭來梳理掃羅蒙福的過程。在《撒母耳記上》10章,掃羅被膏立為王是一個充滿榮耀的過程。上帝並不是勉強同意立掃羅為王。第5節,撒母耳告訴掃羅,他會遇見一班先知,那群先知都受感說話;然後掃羅自己也會被耶和華的靈大大感動,以至於他也受感說話;接著說,你要變為新人。在第9節,掃羅轉身離別撒母耳,上帝就賜給他一個新心,當日這一切兆頭都應驗了,掃羅到了那山,有一班先知遇見他,上帝的靈大大感動他,他就在先知中受感說話。新人和新心,這一用詞在舊約聖經中並不常見。上帝並不是沒有賜福給掃羅,而是大大賜福給他。但是與此同時,第10章卻又記載了另外一個細節,就是在第19節,撒母耳公開責備以色列百姓說:你們今日卻厭棄了救你們脫離一切災難的上帝,說:求你立一個王治理我們。
因此,我們如何看待這件事呢?我們只能從聖經向我們呈現的話語來確認兩個完全的事實:雖然立王這件事本身並不蒙神悅納;但是選立掃羅為王這件事,一方面完全是出於上帝的主權和允許,但另一方面,以色列人也需要為這一要求付上完全的責任。上帝按照祂的主權而賜給掃羅充足的恩典和恩賜,然而聖經最終要使我們看見的一個事實是,無論如何,掃羅最終仍然會在罪中失敗跌倒。每個人都需要一位救主,掃羅也不例外。在群【p眾眼中,他的身體比眾民高過一頭,他似乎是那位英俊瀟灑,充滿領袖魅力的完美君王。但他仍然不是完美的,他的一切能力都是從上帝而來,但如果他不能夠完全戰勝罪的問題,當有一天他被罪所勝,得罪上帝時,所有從上帝而來的恩賜都會被收回,他將一無是處。
在《撒母耳記上》第11章,掃羅的執政之路看似開了一個好頭。當他聽見基列雅比人的哀求時,第6節記載他的反應是如此強烈,被聖靈大大感動,號召以色列人出來參戰。最終以色列人大獲全勝,掃羅也將榮耀歸給耶和華,說“今日耶和華在以色列中施行拯救。” 然而這次戰役的得勝模式很像士師時代的故事。不僅如此,掃羅當時仍然住在基比亞,並且在田間趕牛,這與一位君王的形象仍有差距。因此掃羅作王以後,以色列並不是一下子進入到一個王國時代,而是慢慢轉變。
關於立王的問題還沒有完全結束,在11章中,撒母耳將繼續圍繞“立王”一事教訓以色列人。上帝實在恩待憐憫無知的以色列人。立王一事完全不是上帝所願意看見的。但是上帝仍然藉著以色列人的軟弱來成就祂自己的心意,這就是上帝至高掌權,並且使萬事都互相效力的彰顯了。我們在每一天生活中也或許會因著自己的軟弱,或無知,或內心的罪,而提出不合上帝喜悅的要求。很多時候甚至我們深陷罪中,卻仍不自知。上帝常常在極大的恩典和憐憫中忍耐我們,沒有立刻審判我們,但這並不能說明我們的義,只能說明上帝的愛。求主憐憫我們,也賜給我們對罪的敏感度,使我們常常尋求上帝的心意,並討祂的喜悅。
「反思與禱告」
上帝是否曾經容許你在祂所不喜悅的事情上取得某些進展,這些進展最終給你的生命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你是否曾經錯誤地將一些不討神喜悅的事情的順利進展歸結為是上帝的祝福,但其實那是上帝對你的忍耐,或任憑?
親愛的天父,感謝你不曾斷絕的慈愛臨到我身上,感謝你對我的忍耐,保守和帶領,求主的靈在我的心中時常工作,感動我,使我知道當行的道路,使我在凡事中都能分辨你的旨意,並且做出合你心意的決定。求你幫助我,使我對罪敏感,也對罪恨惡,當聖靈的感動與我心中的慾望相違背時,求你幫助我得勝那從罪而來的誘惑和試探,活出得勝的生命來。如此禱告是奉我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Comments